编者按
图书市场经过1996、1997两年的快速发展,在1998年上半年出现下滑,各界人士对此多有议论,有些媒体也发表了看法。为更全面诊断原因探寻出路,本报在出版社做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以共同探讨原因。同时为更全面反映业内人士的看法,本报特将其他媒体对滑坡原因看法加以综述,以期出版界及时调整,寻求更大发展。
本报“社长调查”显示:70%的社长认为市场不景气,“读者购买力下降”是外在原因,出版者应变能力弱是主要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1998年图书市场全面走弱。新华书店总店上半年发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首都发行所仅前5个月销售比去年同期下跌9%,沪上不少出版社销售码洋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先是长沙、武汉的中南图书订货会业绩不佳,继而文艺订货会折戟昆明,一段时期以来,书界不断传来不好的消息。向来旺气的图书市场怎么啦?由于新闻出版署培训中心大力支持,本报日前完成的全国出版社社长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强的社长们同意或基本同意书市不景气的判断,不赞成这一观点的社长仅占11.4%。
近两年来书界有旺季愈旺、淡季不淡的表现,此番不景气莫非表明书业又回到从前淡季旺季截然分明的老路?调查表明,近半数的社长认为不景气状况可能持续到年底、甚至影响到明年(48.6%),认为近期和短期(1至3个月)书市会恢复会改变的竟无一人。书业的低迷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这也说明,此次图书市场的冷却不是过去那种淡季的如期来临,而是有着特别的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导致书市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见表:样本量35)
“读者购买力下降”位居第一,这说明,宏观的经济环境对身置其中的书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书业不可能一枝独秀,百业兴,才能书业兴。另外,读者因素(2、4两项)与出版社因素(3、5、6、7四项)均占了相当的比重,这表明图书出版的两大主体即读者和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存在着某种脱节。理论上分析,这种脱节表现为:一是出版者思路超前,读者滞后;二是读者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了变化,出版者滞后。事实上,读者总是无可指责的,需要改进的只能永远是出版者。在第一种情况,出版者的责任是引导不力;第二种情况,出版者的失误是适应性欠缺。由此观之,图书市场的不景气,除了外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版人自身的问题。一位不同意市场不景气说法的社长写道:“市场好不好,不在于读者,而在于你出什么书和怎么出。”
而调查发现,占1/3强的社长还在单纯地“埋怨”读者(只选2、3项),一味“自我批评”(只选择3、5、6、7项)的社长仅占6%。由此看来,出版者的主体意识尚须进一步加强。
附表:
位次 认同率类别
148.6% 读者购买力下降
237.1% 购书行为日趋理性
328.6% 图书选题平庸、重复
422.9% 读者需求发生变化
520% 书价不适
617.1% 图书包装、宣传、发行不到位
714.3% 图书质量下降
8 2.9% 图书的黄金时代过去了